首页 > 行业经验 > 资产处置损益属于什么科目类别(盘点资产处置损益的明细科目)

资产处置损益属于什么科目类别(盘点资产处置损益的明细科目)

时间:2022-10-28

最近,总有同学问到关于“资产处置损益”的相关账务处理,我特意为大家整理了一系列问答,希望对你的工作有所帮助。

资产处置损益属于什么科目类别(盘点资产处置损益的明细科目)

1

资产处置收益在利润表中是指什么,对应哪个项目?

答复:“资产处置收益”就是一个单独的报表项目,根据《关于修订印发一般企业财务报表格式的通知》(财会〔2017〕30号),在《利润表》新增“资产处置收益”项目。

2

资产处置损益和资产处置收益容易弄混,到底怎么区分?

答复:“资产处置收益”是利润表中的报表项目,新增的“资产处置收益”报表项目,应根据“资产处置损益”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。

“资产处置损益”是新增加的会计科目,主要用来核算固定资产,无形资产等因出售,转让等原因,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。是损益类科目,发生处置净损失的,借记“资产处置损益”,如为净收益,则贷记“资产处置损益”。

3

“资产处置损益”是“损益类”科目么?

答复:是的。资产处置损益是损益类科目,发生处置净损失的,借记“资产处置损益”,如为净收益,则贷记“资产处置损益”。

4

资产处置损益是不是算营业利润的时候才算,和投资收益在算利润的时候是一样的吗?

答复:是的。营业利润,在营业收入的基础上七个减项、四个加项。

七个减项分别是:

营业成本

税金及附加

销售费用

管理费用

研发费用

财务费用

资产减值损失

四个加项分别是:

其他收益

投资收益

公允价值变动收益

资产处置收益

5

处置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是资产处置收益?报废固定资产产生的净收益是营业外收入?是这样吗?

答复:是的。

①已丧失使用功能或自然灾害发生的毁损等原因(资产无使用价值)产生的处置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的损益通过“营业外收入”或“营业外支出”核算。

②其他情况,包括出售、非货币性资产交换、债务重组、对外投资以及捐赠等原因,产生的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处置损益,通过“资产处置损益”科目核算。

6

无形资产处置了,应该记入到其他业务收入还是资产处置损益?

答复:是的。

固定资产,无形资产等因出售,转让等原因,产生的处置利得或损失都使用“资产处置损益”科目核算。处置无形资产,不通过其他业务收入核算。

7

资产处置损益和待处置资产损益两个科目有什么区别?

答复:资产处置损益,通俗的说就是企业在处置自己的资产是亏了还是赚了。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,核算公司在清查财产过程中查明的各种财产物资的盘盈、盘亏和毁损。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下设置“待处理非流动资产损溢”和“待处理流动资产损溢”两个明细科目。查明原因之前,盘盈时贷记本科目,盘亏时借记本科目。

8

有资产处置收益要交税吗?

答复:需要的,有资产处置收益,证明资产发生了出售、转让等情形,出售已使用过的资产,涉及到增值税;产生了净收益,也就是资产处置收益发生在贷方的,增加了企业的利润总额,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。

9

我们在财务软件里没有见到“资产处置收益”这个科目是怎么回事儿?

答复:由于某些财务软件的会计科目更新没有那么及时,“资产处置收益”这个科目没有放上去,企业财务可以自行添加“资产处置收益”科目,科目设置时,选择“损益类”,会计科目的代码是6115。

10

老师能分别举一个“营业外支出”和“资产处置损益”科目使用的例子吗?

答复:2018年10月8日,彤升公司提前报废一台机器设备,设备原值150000元,已计提折旧60000元,已计提减值准备20000元,报废后处置废材料取得收入10300元。假该公司是一般纳税人,该设备处置符合简易计税条件,并按3%征收率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。

由于是报废,所以资产处置后并没有使用价值,因此用到营业外支出科目,会计处理:

 (1)固定资产转入清理:

借:累计折旧60000

固定资产减值准备20000

固定资产清理70000

贷:固定资产150000

 (2)出售取得收入:

借:银行存款10300

贷:固定资产清理10000

应交税费——简易计税300

 (3)清理净损益结转:

借:营业外支出——非流动资产损失60000

贷:固定资产清理60000

假如该设备不是报废,而是出售给b公司,其他条件不变,由于是出售处置,所以仅仅是为了换取对价,对于资产处置后还尚有使用价值,因此相关净损益需要结转至资产处置损益科目,年终并入资产处置收益报表项目。

则,会计处理(1)(2)相同。

(3)清理净损益结转:

借:资产处置损益——非流动资产损失60000

贷:固定资产清理60000

本站所有相关知识仅供大家参考、学习之用,不作为实际操作的法定依据。如有问题或相关需要,请咨询正穗财税。本文来源于互联网,其版权均归原作者及网站所有,如无意侵犯您的权利,请与小编联系,我们将会在第一时间核实,如情况属实会在3个工作日内删除;如您有优秀作品,也欢迎联系小编在我们网站投稿!https://www.f12366.com/ 联系方式: zhengsui888@163.com


相关推荐

Copyright © 2004-2023 广州正穗软件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粤ICP备16043017号 网站地图 网站声明

在线客服 联系方式 二维码

服务热线

400-600-5982

扫一扫,关注我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