案例:某电器公司2014年利润总额100万元,计提了10万的预计负债——产品质量保证;2015年的利润总额200万元,今年支付了去年计提的10万预计负债,不多不少,且没有产生新的预计负债。假设没有其他调整项。
2014年,计提了10万预计负债
借:销售费用10
贷:预计负债10
2015年,实际支付了10万预计负债
借:预计负债10
贷:银行存款10
川哥讲会计:2014年
按照会计标准的应纳税所得额=100万
按照会计标准的所得税费用=100*25%=25万;
计提了10万预计负债进入销售费用的情况下,而税法并不认可该笔费用,因此
按照税法标准的应纳税所得额=100+10=110
按照税法标准的应交企业所得税=110*25%=27.50
差额分析:按照税法比按照会计多交了2.50万,在未来按照税法将比按照会计少交2.50万。
2014年会计分录
借:所得税费用25.00
递延所得税资产2.50
贷:应交企业所得税27.50
川哥讲会计:2015年
按照会计标准的应纳税所得额=200万
按照会计标准的所得税费用=200*25%=50万;
按照税法标准,虽然支付的10万没有形成2015年的损益,但是应该在本年递减,所以
按照税法标准的应纳税所得额=200-10=190
按照税法标准的应交企业所得税=190*25%=47.50
差额分析:按照税法比按照会计少交了2.50万,刚好是了结2014年的尾巴。
2015年会计分录
借:所得税费用50
贷:应交企业所得税47.50
递延所得税资产2.50
2014年会计上确认了25万的所得税费用,实际却需要支付27.50万的企业所得税;2015年会计上确认了50万的所得税费用,实际只需要支付47.50万的企业所得税。这就是所谓的可抵扣暂时性差异,在未来的年度可以抵扣,即预期可以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,按照资产的定义,为递延所得税资产。